7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金卷(六)6化学试卷答案

7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金卷(六)6化学试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7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金卷(六)6化学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7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金卷(六)6化学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氨工业中,将NH3及时液化分离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B.“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中的“曲”会提高酿酒的转化率C.用TiCl4和大量水反应,同时加热,最后焙烧固体制备TiO2D.废水中的Cu^2+、Hg^2+等离子可角Na2S处理
10.某化学研究小组发现许多反应的发生不仅与试剂本身的性质有关,还与试剂的相对用量有关,甚至与溶液酸碱性等多种因素有关。为此同学们查阅了相关文献并进行实验,得到表中的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已知:I2+I^-I3^-,l2可被MnO4^-氧化为lO3^-,MnO4^-在酸性条件下最终被还原为Mn^2+。视频讲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I中开始时I过量,可能发生的反应为2MnO4^-+15I^-+16H^+2Mn^2++5I3^-+8H2OB.实验Ⅱ中开始时MnO4^-过量,则棕褐色悬浊液中肯定有MnO2C.实验Ⅱ中将棕褐色悬浊液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有IO3^-存在D.实验Ⅱ中溶液最终变为棕黄色,原因是MnO2与I^-发生了反应
12.工业生产中利用铜矿(主要含CuS、FeO)制备纳米Cu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稀硫酸、M氨水、NH4HCO3N2H4H2O纳米铜已知:①常温下,Ksp[Fe(OH)3]=110^-38、Ksp[Cu(OH)2]=110^-20;②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110^-5molL^-1时,可认为沉淀完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铜矿粉碎可提高“酸浸”的效率B.“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SC.常温下,“调pH'”时,H不低于6.5D.“还原”时,离子方程式为N2H4H2O+2[Cu(NH3)4]^2++4OH^-+3H2O2Cu+8NH3H2O+N2CO2,电池为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的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b为铝电极,其余电极为石墨电极,双极膜中水电离的H*和OH可以在电场作用下向两极迁移,下列说H^+OH法错误的是A.双极膜中的OH移向铝电极B.c电极上析出红色固体C.b电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H)4](标准状况下)D.若a电极附近生成4.6g甲酸,则d电极上生成0.56LO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