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考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试题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

1、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考卷答案选择部分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考卷答案

16.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法国希拉克政府将原属国营、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的银行和企业估资作价后以股票的形式出售给个人及私人企业。仅1986年至1987年,被私有化的(D大企业及银行就有11家。法国政府的这一举措旨在A.缓解国民经济发展困境B.顺应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考卷答案非选择题部分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考卷答案

2.西汉初,贾谊曾对汉文帝说道:“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汉王朝册封的西南夷首领就有滇王、夜郎王、句町王、哀牢王、破虏傍邑侯、漏卧王、进桑王等。据此可知,当时A.华夏中心观逐步深入人心B.国家边患问题得到有效解决C.民族大交融趋势开始出现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3、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考卷答案阅读材料部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材料一从隋末动荡中走来的贞观君臣,对于如何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怀着高度的警惕,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唐太宗曾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实践,就出现了“海,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的大治局面。——摘编自刘后滨《唐太宗如何提升民心指数》材料二的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早期的对“民”的认识,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爱民与教民。到辛亥革命时翔,把以“民”为主体的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理念上也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在“民有”方面,认为:民有是指四万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民治”方面,是指人民理应拥有四项基本政治权力: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在“民享”方面,是指人民享有作为国家主人的自由平等的一切权利。“共和国,人民是主人,国家为人民的所有物;国内的事情,要人民去管理;国的幸福,也是人民来享受。”—史》等(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维护民生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太宗和民本思想的异同。(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