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届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安徽省2024届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历史考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试题答案

安徽省2024届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

1、安徽省2024届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选择部分

安徽省2024届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历史考卷答案

百年后,“欧人新世勃兴”,英、法、俄、德,意、奥“分割其要壤…外揽其财,内干预其政”,以致“国民愁怨咨嗟……革命四伏,人人思易朝逐君”,康有为这一举措意在A.介绍世界形势B.践行托古改制C.抨击列强侵略D.宜扬变法图强

2、安徽省2024届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非选择题部分

安徽省2024届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历史考卷答案

14.1857年,加拿大立法机关制定法案规定:放弃本民族文化和身份的印第安人可以获取公民权。但此后的十年间,仅有一名印第安人获得选举权。于是,更多强制性措施相继出台打压印第安人文化。这种现象在其他西方国家也比较普遍。这说明A.文化趋同是公民权实现的前提B.工业革命逐步消解C.武装斗争才能获得真正的平等D.民族主义影响了法律的演化

3、安徽省2024届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阅读材料部分

16世纪末出现了西班牙主导的菲律宾一美洲的大帆船贸易。大帆船是西班牙人雇佣中国工匠在马尼拉建造,载重都在300吨左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西班牙商人主要致力于同中国乃至印度进行广泛的交易。生丝、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遍销西班牙本土和它的各殖民地;棉布、麻布也为西属殖民地土著居民普遍接受。中国纺织品经过菲律宾的马尼拉销售到西属美洲殖民地去,在墨西哥市场上,中国棉布以其物美价廉排挤了西班牙货。实际上,中国对西班牙殖民帝国的贸易关系,就是中国丝绸流向菲律宾和美洲,白银流向中国的关系。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材料二明中叶以后,日本和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至隆庆初,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到17世纪初,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的白银流入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岭南的农民不种棉花而种植甘蔗,用加工制成的蔗糖换取华中和华北的棉花。大部分棉花经过纺织加工再出口到南洋。这样,由于对棉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就推动了甘蔗种植逐渐取代水稻,从而增加了市场对稻米的需求。对丝绸的需求增加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水稻田被非食品类经济作物挤占的情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