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情监测政治y试题

河南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情监测政治y试题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河南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情监测政治y试题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河南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情监测政治y试题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7.30多年来,赵所林坚持采用传统手工做法,每天只做40斤黄豆腐,限量保质,定时出售,从不因为原料价格的变化面增减分量,还多次主动归还顾客不慎遗落的财物,贏得广大顾客的信赖,被中央文明办纳入中国好人榜。赵所林身上最值得顾客信赖的品质是B.孝亲敬长、关爱他人A.勇担责任、尊重他人D.无私奉献、热心公益C.诚实做人、诚信经营
水系密度又称河网密度,指流域内总河长与流域面积之比,常随气候、地质、地貌等条件变化而变化。如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水系密度与年降水量的关系(线段长度表示变幅)。据此完成12∼14题。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拾穗者的杂货铺6.5.0黄土高原4.0米2.00.60.0.20.海南岛0.040080012001600年降水量/毫米
26.赋税是国家凭据政治权力取得财政收人的重要形式和调控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唐承隋制,前期赋役上实行租调。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它以民户授田为基础和前提。为确保租腐调的顺利实施、政府规定每户编造手实,再根据手实编成户籍;按每户丁男、中男数均田、定赋役。手实、户籍、均田、租庸调之间互为依据,便于监督管理,有效地组织赋役征调,国家职能有效实施,政权稳固,治理秩序良好。天宝十四年开始的“安史之乱”是唐朝财政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残破,土地兼并严重,农户大半逃亡,管理乏力,国库空虚,但支出不减,征调不已。赋役失衡,农民负担严重。两税法是针对以上诸多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征税范图、税负相对公,当然更主要是满足中央政府的财力需求,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摘编自朱红琼《唐朝财政制度演变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1)根据材料,概括唐政府利用租麻调制进行调控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历史作用。(6分)(2)根据材料,说明唐代赋税征收依据的变化,阐释其原因及从中获得的认识。(9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