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月考(24-577B)历史考卷答案

河北省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月考(24-577B)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河北省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月考(24-577B)历史考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河北省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月考(24-577B)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
1、河北省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月考(24-577B)历史考卷答案选择部分
2.盛唐时期,南方有人口390多万;北方有人口510多万;至北宋末年,南方有人口1100多万,北方有人口660多万。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行政区划的改革B.国家的重新统一C.区域市场的形成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河北省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月考(24-577B)历史考卷答案非选择题部分
8.1873年,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经由华蘅芳等人翻译介绍到中国,受到中国进步人士的欢迎。赖尔在其理论中批判了作为主流学说的“灾变论”对地质进化的解释,认为它忽视了事物量的变化和渐进过程,把“超自然力”看成是引起灾变的原因。由此可知,赖尔的地质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A.适应了中国社会变革B.得到了民众普遍认可C.动摇了传统主流思想D.开启了西学东渐序幕
3、河北省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月考(24-577B)历史考卷答案阅读材料部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各家各派的伦理思想各异,但是对社会成员所施加的有组织、有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教化活动的最终意图是一样的,就是创造和谐社会会,培养德性,磨砺人格和导人向善。传统儒家思想认为通过礼义的道德教化,在社会上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醇厚社会风气。通过对人们的教化,秦国出现了“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盛局面。中国古代众多的族规、家规、家训,最重要的内容便是对成员的道德要求。在明清两代,不少地方的宗规、族规,往往首列《教民六谕》,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家族是自觉配合朝廷推行教化的摘编自王司瑜《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及方式研究》材料二《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直接把礼义道德规范纳入其中一些法律条文,使儒家学说法典化。《唐律疏议》浸染了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体现“法自君出,权尊于法”的原则。法律“出于礼则入于刑”“德主而刑辅”“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判”,谋叛、不孝、不睦、不义等被纳入到刑法体系中去了。中国古代法律所及之处大多与国家有关。-摘编整理自《唐律疏议》、张锐智《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教化的且的。(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识,围绕(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写一篇小论文。(8(8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