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考卷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考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
1、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选择部分
7.辛亥革命前后“社会”(民间)一词逐步流行开来。前后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大范围讨论“社会”(国家管理的场域中的政治、经济等)二字,把中国不幸的所有根源都归结于“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伦理和国家危难的双重作用B.成为思想救国的分水岭C.得到知识青年的认可D.发展方向出现了变化
2、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非选择题部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订于1968年7月,其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条约,是当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重要基石。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谈判和签订后的一段时期里,中国对美苏构建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具有歧视性,对拥核国家和无核国家规定的义务不均衡、不公正,仅限制横向扩散,而对美苏核武库的纵向扩散并不加以限制。中国虽然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持批评态度,但在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方面已经主动进行了自我约束。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核不扩散政策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宗旨与原则愈加重合,1992年3月正式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摘编自詹欣《中国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199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态度变化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意义。(6分)
3、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阅读材料部分
9.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有效期为30年。对此曾形象地作过表述:“用条约把中苏两国友谊固定下来,建立同盟关系,……帝国主义者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请好了一个帮手,”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意识形态的一致是中苏结盟的根本B.中苏结盟致力于联合对抗西方阵营C.缔结条约保证了中苏长期友好关系D.“一边倒”方针是务实的战略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