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卷答案

南昌县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南昌县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南昌县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卷答案试卷答案
1、南昌县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选择部分
1.许倬云认为周朝“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作者旨在强调“周人统治的机制”A.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认同C.利于权力的高度集中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南昌县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非选择题部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世纪末,以自强为宗旨的上海强学会章程中提出办博物馆的主张,张震与行者。1905年,南通博物苑正式动工兴建。博物苑成立不久就收藏了大批珍普文物标,史部分有金、玉石、陶瓷、拓本、乐器、画像、卜筮、军器、刑具等:美术部分有书画织绣、文具等;自然标本遍及五大洲许多国家,有日本三叶虫、货币虫化石,南洋群的时乐鸟,印度鳄鱼,俄罗斯斑鼠,美洲袋鼠、蜂鸟,非洲鸵鸟,爪哇孔雀等;还有我国各省的旷右标本。在此基础上,张謇明确指出:博物馆的建设将“官府上下之所储藏,或私家尽出其所有以输助”,以“公诸天下”,“凡以为学于斯者,睹器而识其名,考文而知其物,纵之千载,远之异国者,而昭然近列于耳目之前。”——摘编自吕济民《张謇与中国博物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通博物苑成立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通博物苑成立的意义。(6分)
3、南昌县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卷答案阅读材料部分
1.春秋战国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布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实际重量多样化的趋势,而且尺寸差异越来越大。这一现象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交易时间延长的趋势C.完成了货币统一化历史任务D.加剧了区域间经济的不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