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语文试题

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语文试题于2025-07-07发布开考,目前2024全国100所名校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语文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2024全国100所名校卷答案网请关注本网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安徽省2024年联考高二下学期
2、安徽省2024年高一
3、安徽省2024年高中语文会考试卷
4、2024年安徽省高一第一次联考
5、安徽卷2024
6、2024年安徽省高二联考
7、安徽2024高中联考
8、安徽省高一联考下学期2024
9、安徽2024年高二校联考卷
10、2024安徽高一期末联考
3、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数学试题
4、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生物试题
解析 (1)淀粉需要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被分解利用。发酵过程中,淀粉不能直接被酵母菌利用,说明酵母菌缺乏淀粉酶。(2)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并快速繁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随着发酵的进行,氧气被逐渐消耗殆尽,此后酵母菌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最终形成了清甜可口的酒酿。(3)对于酵母菌而言,CO2产生于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细胞溶胶,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使得酿酒过程容器温度升高。在需氧呼吸过程中,每消耗1 mol的葡萄糖就会吸收6 mol O2,产生6 mol CO2;在厌氧呼吸过程中,每消耗1 mol的葡萄糖会产生2 mol CO2和2 mol C2H5OH。若酵母菌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之比为5∶3,则需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葡萄糖的相对值为1/2;厌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葡萄糖的相对值为1。可见,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2。(4)甜酒酿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制成的含酒精食品,若要生产甜度低、酒味浓郁的甜酒酿,可以延长发酵时间,增加酒曲(含有发酵所需微生物)用量等,使发酵微生物充分进行厌氧呼吸。(5)①需氧呼吸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用澄清石灰水检测产生的CO2。为了保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需氧呼吸产生的CO2导致的,需要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可见,若要验证酵母菌能进行需氧呼吸并检测其产物,需用到图示装置中的c-a-b。CO2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替代,最终颜色为黄色。②e装置中,若X为NaOH溶液,酵母菌需氧呼吸消耗了氧气,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瓶内压强减小,导致e装置中的液滴移动。
4、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化学试题
3、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政治试题
1.A 解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但硫元素最高价含氧酸是H2SO4,不是H2SO3,则A错误;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元素的金属性:K>Na>Li,所以碱性:KOH>NaOH>LiOH,B正确;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O>S>P,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S>PH3,C正确;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F>O>N,D正确。
2.D 解析 R的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不大,第三电离能明显增大,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ⅡA族,R可以失去至少5个电子,则其为Mg元素,A正确;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但是Mg的3s轨道全充满,因此Mg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Na、Al的第一电离能都大,故R元素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均小于738 kJ·mol-1,B正确;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ⅡA族,属于s区,C正确;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D错误。
3.C 解析 m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说明m为氮元素,则n为氧元素,p为硫元素,q为氯元素。N原子2p能级半充满,第一电离能较大,即第一电离能m>n,故A项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水的稳定性强于硫化氢,故B项错误;S2-和Cl-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S2-半径大,故C项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故D项错误。
4.D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为O;Y的氧化物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Y为Si;基态W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4倍,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W为S,Z为P。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P的3p电子半满,为较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则第一电离能:P>S>Si,A项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简单离子还原性:>S2->O2-,B项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Si>S>O,C项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增强,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2SO4>H3PO4>H2SiO3,D项错误。
5.C 解析 Na-核外有3个电子层,F-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Na-的半径比F-的大,A正确;Na-的半径比Na大,Na-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小,更易失去电子,故Na-的还原性比Na的强,B正确;H-的半径小于Na-,故Na-的第一电离能比H-的小,C错误;Na可以形成Na-,表现出非金属性,D正确。
6.A 解析 R形成的化合物中R仅有一种价态,结合图示可知R为F元素,由结构式可知X形成一个共价键,X为H;Y形成四个共价键,Y为C;Z形成三个共价键,Z为N;W形成两个共价键,W为O。由分析可得X、Y、Z、W依次为H、C、N、O。Y、Z、W、R依次为C、N、O、F,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故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故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Z>Y,A项正确;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N3->O2->F-,即Z>W>R,B项错误;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增大趋势,N的2p能级上电子为半满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与之相邻的元素,则第一电离能F>N>O>C,即R>Z>W>Y,C项错误;X为H,化合物M中氢原子属于2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
7.B 解析 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由图像中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可知,X为C元素、Y为Na元素、Z为S元素、Q为Cl元素、R为K元素。C元素的电负性比Cl元素的小,A错误;核外电子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故Q的简单离子半径比R的大,B正确;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则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Q的弱,C错误;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R的弱,D错误。
6、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地理试题
3、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地理试题
5、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语文试题
3、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化学答案
D.10~12 s内,物体速度方向向东,做加速运动
1
2
3
4
5
6
1、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语文试题
2、安徽省2024-2025学年高一7月联考(25-T-866A)生物学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